深化改革拧紧预算“总开关”
2024/07/31
栏目:经济动态
深化改革拧紧预算“总开关”,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
, 图①:安徽省开展“零基预算”改革,整合更多资金用于民生保障。图为铜陵市铜官区推进西湖镇乌木家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刘 敏摄, 图②:6月18日,陕西省财政厅国库处财政总预算会计人员在核查原始单据和记账电子凭证,依托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核算当日财政收支情况。杨政庚摄,
, 山东省聚焦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图为正在建设中的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王立杰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从严从紧用好财政资金,必须管好预算这个“总开关”。, 财政部门加快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同时树立零基预算理念,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使预算管理更透明、预算约束更刚性,更好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 数字赋能,预算一体化形成管理闭环, 登录陕西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监控平台,每一笔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到支付使用全过程一目了然。偏离使用方向、迟发职工工资的项目,都被亮灯预警。, 陕西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尚海涛移动鼠标,点开新界面,可见财政与银行、税务、统计等系统相关数据的实时汇聚、“无缝”衔接。“系统可对资金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既有顺向环环相扣的控制机制,也有逆向动态可溯的反馈机制,实现了对财政资金全程追踪、问效、问责。”尚海涛说。, 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是以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为核心,以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为载体,推动各项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有效解决以往由于财政系统标准不一、软件众多、条块分割、上下断层断档等问题导致的财政资金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2020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陕西省在国内率先建成全省同步上线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同时,省财政厅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税务部门等外部机构完成系统改造和联调,实现系统全流程贯通。, “一体化管理顺向可控、逆向可溯,使预算资金来源清晰、流向明确、账目可查。”陕西省档案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苁茜举例说,在预算编制环节,系统根据单位职工名单核定、压减全年人员经费总额,预算执行过程中,每一笔薪资发放在系统中都有迹可循;在采购支付环节,系统只允许预算单位按此前系统核准的合同金额向供应商账户转账,不允许向本单位及个人相关银行账户转账,资金管理形成“闭环”。通过预算资金监管,有力防范了乱发福利、私设小金库等财政资金“跑冒滴漏”问题的发生。, “预算管理一体化为财政管理数字化提供了可能。”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常艳玲表示,在夯实财政监督职能的同时,陕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还通过逐步完善大数据分析功能,反映全省财政收支、财力保障、债务管理和资金监控等动态,并引入人民银行、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形成趋势研判等决策支持,助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陕西先行先试,全国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 2019年6月,财政部在全国启动部署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支撑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020年,财政部制定发布全国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规定各级预算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主要控制规则等。202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省级财政为主体,加快建设覆盖本地区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与中央财政对接,动态反映各级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推荐性国家标准《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推动全国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等工作加快脚步。, 据财政部相关司局统计,所有中央部门、预算单位已应用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业务。地方3000多个财政部门、60余万个预算单位已应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初步实现了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衔接贯通,以及上下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对于督促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成效显著。”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福昌认为,改革使预算约束更加流程化、机制化,节省人工成本、减少人为干预;此外,一体化系统动态实时反映全国预算资源的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增强了上下级的流程监控,提升基层预算管理水平,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突出保障重点支出需求,减少资金浪费和滥用现象。


本文标题:深化改革拧紧预算“总开关”
本文链接:http://www.cnbowei.cn/jingdu/wanbao/20242654.html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